在巨大的讲堂里,一位白发老人缓缓地走上讲台,面对200多张略带稚气的脸,鞠躬致意。掌声响起,一堂课开始了。
张祖勋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。该课程名为《测绘概论》,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全体新生的基础课程。本课程于一九九七年九月开始。目前,教学团队由6名院士和4名教授组成。
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,这些学术界的“大佬”们致力于教书育人22年。从新中国测绘科学史到引领学科发展的名师故事,从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到面向未来的研究前沿,他们不仅精心传授专业知识,同时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传承顽强的科学精神和浓浓的家乡情怀。
回归常识,回归责任,回归本心,回归梦想。这门课的开展,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:“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向导,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向导,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向导,做学生报效祖国的向导”。
在美丽的罗家山下,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一次又一次地教年轻学生。他们以这门基础课为出发点,谱写了不愧为时代的青春之歌。
军训结束前,张振义和几名学生“合谋”转专业。考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时,他们认为测绘工作枯燥乏味,学习困难。他们要么在路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标杆,要么用水准仪在阳光下实地测量。
“测绘概论”第一堂课后,张振义改变了主意。
“什么是映射?测量天空,绘制地球!”宁金生院士的开幕词简短有力。”从什么是测绘,宁院士已经延伸到了测绘在陆海空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,“上了一堂课,张振义意识到,“原来卫星导航和全息图的应用离不开测绘。”
如今,张振义不仅没有转专业,而且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护航研究生的资格,成为测绘学院航海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。
“当时新招收的本科生中,首批志愿者中有8人不是测绘专业的,有两三人强烈要求转专业,”宁津学生正在数手指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留住想转专业的学生,“当时,校长是宁津学生的武汉测绘技术大学没有并入武汉大学。测绘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,但并不受考生欢迎。本世纪初,原武汉大学、武汉测绘技术大学等4所高校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,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成立,但形势依然未变。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忠全说:“虽然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在教育部历届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,但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往往不到一半。”
不受考生欢迎,有外在原因,测绘学科和行业长期不为普通人所知;也有内在原因,上世纪90年代,测绘学科正处于发展转型期,以往的课程和教材严重滞后于学科的发展,迫切需要教学改革。